北京大學圖書館考古文博學院分館簡介

2015-11

一、曆史沿革

       北京大学图书馆考古文博学院分馆的前身是1952年随考古专业成立而设置的参考資料室。1984年,在原考古专业的基础上建立了考古系,原考古教研室資料室也改为系資料室,编辑了《中国考古学文献目录(1900—1949)》,并于1991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图1 位于文史楼的資料室

 

       1990年代,考古系資料室在系领导和考古界前辈、友人的支持下得到了新的发展,陆续获苏秉琦先生、张光直先生和张政烺先生的图书捐赠,考古系特辟专门房间加以收藏,先后建立了苏秉琦图书室、张光直文库和张政烺文库。这些捐赠图书,提高了資料室藏书的数量和质量,也成为資料室的特色资源。2000年“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成立,資料室同时为中心下属的编辑室和資料室,建设经费更具保障。
       2006年,考古文博学院新办公楼在红湖畔落成,院資料室也由文史楼搬迁至此,并且将苏秉琦图书室、张政烺文库、张光直文库合并管理,改变了此前藏书分散的局面。新資料室面积达300平方米,并增添了新的藏书设施,配置了数字化办公设备。

 
图2 红湖畔

        2007年,在图书馆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合作,开始学院分馆的建设。经过七年的努力,分馆建设顺利进行,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得以实现,大大提高了书刊的利用效率。同年,学院进行机构改革,整合資料室和標本室,成立信息資料中心,更加明确了建立科研型图书馆的目标。

        2012年,哈佛大学Ofer Bar-Yosef教授将其所收藏近千种图书捐赠给学院图书馆。捐赠书刊涉及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和地理学等领域,重点是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以及关于旧石器、人类起源、文明演进等问题的发掘报告及研究论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014年至今,我们先后举办了“考古追梦人——苏秉琦考古生涯及捐赠图书展”、“不及备载 想象其余——《宋画全集》里的物与识”、“心游万仞 大象其生——漫谈《汉画总录》”、“最早的中国——追踪《二里头(1999-2006)》”以及“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 北京大学首站”等系列活动,在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和学术推广方面更具专业特色,考古文博学院图书馆也被评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优秀分馆。 










图3 系列活动

 

       60多年以来,考古文博学院图书馆伴着考古专业的发展而逐渐成长,随着北京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推进而日渐成熟。现如今,考古文博学院分馆已发展成为资源丰富、现代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研究型图书馆。

      考古文博学院图书馆欢迎你走近我们!



 

二、組織結構

主管領導:

沈睿文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

张    弛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

工作人員:

陈   冲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信息資料中心主任  

方笑天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圖書館館員       

刘易珈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三、時間、地點與聯系方式

開放時間:

基本书库 周一至周四 9:00—17:00、周五 9:00—12:00

特藏文库 周一至周四 9:00—17:00、周五 9:00—12:00(读者现场提交申请,馆员负责取书,读者于B202室内阅览)

節日開放時間與北京大學統一安排一致,寒暑假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辦公地點: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辦公樓B座202

联系方式:010-62753758 官方微信“纸上考古”(zskgpku)

 

四、規章制度

1.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圖書館讀者入館須知

 

2.援引北京大學圖書館相關制度

 北京大學圖書館讀者借閱書刊逾期、損壞及遺失及擅自帶書出閱覽室的處理規定

 北京大學圖書館讀者借閱數量和期限

 北京大學圖書館接受捐贈圖書條例

 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文獻複制制度

 

3.設備使用須知

掃描儀操作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