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南安陽殷墟遺址並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肯定了考古工作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深遠意義。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11月3日晚7:00,考古文博学院举办“传承文明根脉 奋进崭新征程”专题讲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长期坚守殷墟发掘一线的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座谈分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庆伟,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党委副书记曹蓓,团委书记张润芝,团委副书记陈全星及“时代楷模柴生芳”学生联合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主持。

何毓灵作专题讲座。10月28日,他陪同習近平总书记参观殷墟并全程讲解。他详细回忆了習近平总书记到殷墟考察的全过程,与大家分享了学习習近平总书记在安阳市殷墟博物館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在殷墟博物館,習近平總書記仔細觀摩青銅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在車馬坑展廳,習近平总书记察看商代畜力车实物标本和道路遗迹。習近平总书记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殷墟他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個结合”。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何毓靈作講座
何毓靈表示,殷墟是中華文明探源的起點與基石,由此延伸、擴展、追溯,逐步展現出中華文明的核心要素,提供梳理文明進程的中國方案。習近平總書記選擇將殷墟作爲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成立後第一次考察的其中一站,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于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高度重視和對文物考古事業的關心關懷,激勵著全體考古工作者接續奮鬥,投身于民族複興征程之中。
2019级本科生刘惠昀、2022级碩士研究生李月、2020级博士研究生李金鑫先后分享心得感悟。大家纷纷表示,党和国家对考古学的高度重视为广大青年考古学子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绽放青春之花的广阔舞台。能够在新时代投身中国考古学这项伟大事业既倍感荣幸,也深感重任在肩。要继续扎根田野,锤炼本领,以考古前辈为榜样,承担起“阐释文明成就、传承文化价值”的学科使命,自觉融入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进程,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陈建立指出,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及習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文化自信、文物、文化遗产和青年工作的系统性论述,学院党委将在考古文博学院育人体系建设、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及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等方面做好组织保障。
沈睿文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在安陽殷墟的重要講話延續了他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對于中國考古學事業的持續重視,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考古文博學院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爲根本遵循,繼續創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積極投身中國考古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育人體系的建設和完善,爲中國考古學的接續奮鬥培養生力軍,爲探源中華文明、夯實文化自信貢獻北大力量。
孙庆伟在总结中指出,習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充分彰显了習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文明情怀和宏阔的历史格局,为新时代新征程上考古事业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習近平总书记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两個结合”的必然结果,是党坚持理论创新的必然结果。考古文博学院师生要深刻领会習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扎根田野的生动实践中不断强化学科担当、锤炼过硬本领,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磅礴力量。
党的二十大后習近平总书记首次考察选择了安阳殷墟,充分体现了習近平总书记对考古事业的重视和关心,为新时代考古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将认真学习贯彻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曆史主動,爲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踔厲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