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賽海報
2017年11月30日,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主辦,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共青團北京大學委員會作爲指導單位的“源流·第二屆高校學生文化遺産創意設計賽”正式啓動,面向所有高校學生征集基于中國文化遺産資源的設計作品。
据悉,本届赛事以“风雅·宋”为设计主题,分设“平面艺术设计”、“家居旅行用品设计”、“服饰设计”三個组别,每组别设有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0名。参赛高校学生可以以個人形式或团队形式报名,并可以组成跨专业团队参赛,大赛鼓励学生们走出原有学科范畴,使考古、文化遗产、艺术、设计等不同领域的学子共同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意转化中。
大赛赛程分为初评和终评阶段,初评征稿截止日期为2018年5月31日,入围终评并最终获奖的作品将于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館举办成果展览。此前,赛克勒博物館曾成功举办《看见桃花源——首届高校学生文化遗产创意设计赛成果展》,展示了第一届大赛中获奖的35件/组优秀作品,和学院对文化创意的思考、成果,从展览形式到内容都得到了校内外观众的好评。

杭侃教授講座《複古即是創新》
11月26日,大賽的預熱活動“風雅·宋——考古與藝術設計中的宋人精神”在北京大學第二體育館地下報告廳舉行,活動邀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杭侃教授、中國室內裝飾協會陳設藝術專業委員會執行秘書長智吉(佘文濤)先生作爲主講嘉賓。
杭侃教授在《複古即是創新》講座中談及古今中外的複古運動都旨在文化創新,而宋代就是以金石學“追迹三代”,從地下發現的新材料去研究古代,重建文化自信,最終使文化變古爲新,今天中國文化中很多的習俗、倫理乃至審美判斷都來源于宋代。而這正是本屆大賽選擇“風雅·宋”作爲設計主題的原因,學院希望分享宋代遺物遺迹,引導參賽者探求宋人的精神和思想,用設計將兩宋風雅與當代文化接續,尋找和延續中國文化的內核,以它爲支撐設計出真正屬于當代的作品、展覽、生活、世界。

智吉先生講座《生命觀決定生活方式》
智吉先生則以《生命觀決定生活方式》爲主題發言,講述了他策劃的中國生活藝術展,通過當代生活藝術家與古代文人墨客的跨時空對話,與大家一起探討當代中國人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過程中如何與現代生活方式結合,爲藝術設計領域提供了新的經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