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5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主辦的“源流·首屆高校學生文化遺産創意設計賽”在北京大學正式開幕,並舉辦了三場開幕系列活動。
上午9點,“源流·感受文化遺産之美”展覽暨首屆高校學生文化遺産創意設計賽的開幕儀式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二層展廳舉行。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葉靜漪、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杭侃、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唐納德·斯通教授、河南省博物院院長田凱出席了開幕式並發表了致辭。

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葉靜漪在開幕儀式上致辭

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杭侃在開幕儀式上致辭

河南省博物院院長長田凱致辭

外國語學院斯通教授致辭
葉靜漪書記致辭中說道,“文化遺産所代表的不僅僅是過去,它傳達的是當代面對過去的一種態度,也將影響著我們看待未來的態度。從我們悠久的曆史和人文記憶中汲取養分,同時培養面向新時代和未來的優秀人才,也是北京大學曆來所注重培養的。
隨後,出席活動的嘉賓爲開幕式剪彩,並參觀了“感受文化遺産之美”的展覽。

嘉賓爲開幕式剪彩

河南省博物院院長田凱在參觀展覽

斯通教授在參觀展覽
下午2点,“文化遗产的现代生命力”分享会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館大厅举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杭侃院长、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徐天进主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郑岩副院长、中国国家博物館副馆长李六三、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广东省博物館馆长魏峻、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研究院客座教授东梅、山西博物院和湖北省博物館的负责人等学界专家、学者出席了分享会,在欣赏博物館经典文创产品的同时,也探讨了如何抓住古典要素进行当代设计等问题。

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杭侃在交流會上致辭
交流會中,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杭侃對傳統文化遺産與當代藝術設計之間的關系發表了看法。他認爲文化遺産的創意設計既不是粗糙拼接傳統與現代的裁縫,也不是高速發展中經濟和技術的仆人,而是一場哲學思辨。對傳統文化的符號化解讀,也將在深入理解文化遺産的“源流運動”中消散。他希望更多深愛傳統文化,追求科技文明,對中國文化有自信,對文創産業有夢想的人們加入這場運動,成爲融合傳統與現代的設計師,爲古代與未來的交流搭建橋梁。其他的專家學者則從不同學科視角和自身文化遺産創業産品實踐等角度發表了看法。



此外,文化遗产创意设计赛的开幕系列活动还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二层展厅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感受文化遗产之美”展览和10月25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广场开展了“文化遗产创意互动站”活动。“感受文化遗产之美”展览从“流向生活”、“流之缤纷”、“追本溯源”、“‘朋’必生辉”、“笔尖上的文化遗产”五個单元展示了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苏州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的文创产品,以及文化遗产摄影、小朋友根据新石器时代陶鴞面创作的美术作品、考古与艺术类图书等展品。在“文化遗产创意互动站”中,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生们通过让观众同时对现代设计作品和当代感强的古代设计作品图片推测今古,了解古人的匠心,感受古今的异世同调。此外,观众还在互动站中获取大赛信息,咨询活动详细情况,在互动中感受到了文化遗产创意产品的魅力。